关灯
护眼
字体:

151 “科举制”出炉,知识产权要付费!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玄武庙雷击事件的真相,终于水落石出,算是解决了。小昏侯既然不再追究,此事便也过了。 </p>

    接下来也是该把新制,解决掉了。 </p>

    “众卿,今日大午朝,要把新制方案敲定。孔卿,你可有上奏?” </p>

    项燕然问道。 </p>

    “臣有奏。 </p>

    臣率丞相府,草拟了一份新制方案,建议采取‘中正制’: </p>

    以我大楚皇朝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儒,为中正官,以保证不偏不倚。 </p>

    由中正官,在整个大楚百郡遴选人才,举荐参加殿试,出仕为官、吏。” </p>

    孔寒友递上一份奏章,立刻说道。 </p>

    他深思熟虑的酝酿许久,依然觉得“中正制”最为稳妥,才能让更多的儒生被举荐上来,参与朝政。 </p>

    这一次,因为谢胡雍前丞相的前车之鉴,“由王侯、二千石高官举荐出仕的岁举制”已经被推翻,也没有门阀勋贵派官员站出来,反对这“中正制”。 </p>

    门阀勋贵派也认栽了。 </p>

    行! </p>

    中正制就中正制吧! </p>

    但是,争斗并未停止。 </p>

    就算采用新制,也要保证门阀勋贵派的利益,不能被儒派给一锅端的拿走。 </p>

    关键,在于中正官的人选。 </p>

    立刻有门阀派的朝臣站出来,道:“小臣,推荐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王肃大人,为中正官。 </p>

    御史大夫身负监察百官之任,不偏不倚,方能公正不阿!换其他人,可未必能保证公正。” </p>

    “臣等附议。” </p>

    门阀派的众官员们纷纷发声。 </p>

    只要门阀派的新领袖,王肃大人掌握着举荐权,依然能够保住门阀勋贵派的利益。 </p>

    “且慢!” </p>

    立刻有一名御史跳出来,“丞相孔大人,乃是百官之首,为朝廷选才,他才是更合适的中正官人选!” </p>

    “不妥,丞相大人身为百官之首,已经有每年考核提拔底层百官的大权。岂能再为中正官,举荐举子入仕?” </p>

    “御史大夫也不行,身为监察官。若是举荐官员入仕,这很容易带来舞弊!” </p>

    “还是选一位在野的大儒,出任中正官,比较合适!” </p>

    眼看短暂平静下来的朝堂,顿时又吵闹成了一锅沸粥。 </p>

    两派官员各抒己见,面红耳赤,不愿相让。 </p>

    这一争吵,便是近一个时辰的时间。 </p>

    中正官的举荐权力太大,两派显然都不肯放弃。 </p>

    楚天秀都在打哈欠,他在殿内站久了,昏昏欲困。 </p>

    这朝堂之争,听的是无聊透顶啊! </p>

    你说他们两派争的都是个什么劲,无非都是想把自己人举荐上去而已,哪个是真心为大楚皇朝着想的?! </p>

    楚天秀寻思着要不要站出来,要不要干脆把后世执行了两千年的“科举制”拿出来? </p>

    科举制那可是两千年的大神器,否则也不会任凭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这些皇朝不停的更替,却每个朝代依然施行科举。 </p>

    不过,想了想。 </p>

    他要是把“科举制”拿出来,自己也没捞到好处啊! </p>

    白白贡献一个极品方案,太亏啊! </p>

    这可是“知识产权”,科举制方案,可是价比真金的知识产权! </p>

    知识产权是要付费的! </p>

    谁给我付费啊? </p>

    皇帝? </p>

    儒派的孔寒友? </p>

    门阀勋贵派的王肃大人? </p>

    找谁来为科举制方案,支付这笔“知识产权”费用呢? </p>

    楚天秀心头腹诽着,还是忍住了没说。没捞到好处之前,肯定是不能把这大招放出来。 </p>

    ... </p>

    眼看,都已经是傍晚时分,依然未能争出一个合适的结果。 </p>

    中正官的权力极大,必须有一个稳妥的,众臣都认可的方案才行。最大的难点,就是两派官员都想要拿到这个位置。 </p>

    门阀勋贵派已经损失了执行六七十年的“岁举制”特权,自然不肯在中正官上退让。 </p>

    皇帝项燕然都无奈了。 </p>

    他也不能太伤了众门阀老臣的心,还是要稳妥点——最起码,需要门阀派系官员们主动点头同意,就像谢胡雍自己主动提出辞官一样,他这皇帝顺势答应下来。 </p>

    而不是皇帝,强行逼迫他们点头。 </p>

    这眼看着已经落日时分,难道又这样毫无结果,要等待下一次大午朝?! </p>

    不行。 </p>

    还是得一鼓作气,抓紧把新制方案给敲定。 </p>

    这是庚子新政,第一个大改革。 </p>

    否则拖拖拉拉,又是小半个月,朝廷诸多政务都要被耽搁了。 </p>

    “众卿商议半日,已经颇为疲倦,且在宫内用晚膳,稍事歇息,一个时辰之后再上朝,继续商议。 </p>

    今晚不把新方案敲定了,纵然是到了深夜,也不得退朝!” </p>

    项燕然道。 </p>

    他也要去吃点东西,垫一下肚子。 </p>

    让众臣在宫里吃个饭,回头再继续敲定新制。 </p&g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